【美文欣赏】 “精神家园”综论

【美文欣赏】 “精神家园”综论

从上述的意义来看,精神家园约略相当于传统,或者说就是传统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当然,这个传统是一个多层次的价值系统,既包含一个民族自古以来沉淀下来的古老部分,也包含近期形成的新传统。

二、精神家园的性质和相关概念分析

精神家园作为一个系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否则便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整体。所谓整体意味着自洽性、完整性、自主性,所有这些性质都必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方可以达成。封闭性的意思就是具有自我循环的功能和能力,假如完全开放,系统就不能自我循环,其构成要素会逐渐发散出去,无法回复到自身,以至于导致系统的解体。与之相伴的是再生性,整体必定具有再生能力。

同时,它又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系统,只不过它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是文化中变化最迟缓的部分。这种变化表明它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系统,不断地汲取着新的富有活力的要素,而这也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如果它拒绝新精神的进入,便成为一个死的东西。

开放性使之不断吸收新的营养,封闭性则使这些营养同化为其生命体的构成部分。这两种性质使精神家园在变异过程中保持着统一性,在统一过程中又发生着变异,从而延续成为传统。

变异的动力主要来自时代精神的变化。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时代精神的不同。也就是说,这种不同是构成时代精神的要素。时代精神尽管是从传统中蜕变出来的,却与传统有着重大的不同。它是某个时代占据主流或统治地位的精神,是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价值系统。从范围上来说,时代精神小于传统。它或者是传统中所没有的新的精神,或者是传统中某些精神的放大。人类的精神如同生物一样,也具有自己的形态和生命。每个时代的精神构成一个自成一体的文化生命,这个文化生命有它的开端、兴盛和终结的过程。当它终结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遗产,积淀在精神家园之中,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与精神家园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文化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精神。民族精神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一方面,某个民族传统的价值系统往往会制约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使之表现出某种精神状态和面貌;另一方面,在同一个民族中,不同时代的人们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判断,也即表现出时代精神的差异。

当然,所有这些概念之间又具有某种交叉,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这些概念都让人感到有些模糊的原因。它们分别是从不同角度对于同一对象进行的描述,只是这些不同描述各有侧重。精神家园强调的是价值系统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它对于个体心灵系统的价值与意义;时代精神则在于说明人类价值的变化和不同时代人们之间精神面貌的不同;民族精神则侧重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是对一个民族的整体评价。但是,所有这些概念的描述都不具有严格的准确性,都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比如,时代精神的边界是难以确定的,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又到什么时候结束很难确定;而且不同的时代精神之间也不存在清晰的边界。一旦说到民族精神,人们就会说一个民族如何如何,如说某个民族残酷、冷漠或狡猾或勇敢等等,也不过是一个大体的印象,或是从某个角度和个别案例中得出的判断,这并不意味着被判断的那个民族所有的人都残酷、狡猾或勇敢。

从上述意义上来讲,所有这些概念通常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术语,人们在使用它们时的意义更多地具有比喻的性质,因此更适用于日常话语。不过,这些概念的核心部分还是具有确定性的,因而只要剔除其模糊成分和流行的含义,抓住其清晰而稳定的核心意义,就可以引进到学术研究的范围,在一定意义上把它们提炼为学术术语。

这样看来,精神家园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范围。我们可以从总体上认为整个人类都需要一个精神家园这样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但这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抽象,这种一般性的存在,作为实体在现实上不具有实在性。在现实中存在着的,只有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说,作为精神家园来讲,其存在形态只有具体的形式,比如上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传统等都是精神家园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寓所。退一步而言,即使这些具体形态依然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也是如此,因这些“精神”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个体,即只能寓于个体精神之中,离开了个体精神的普遍精神,是不存在的。于是,作为理论上的划分,个体精神家园就成为精神家园最终的寓所。从个体精神家园到人类普遍的精神家园,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精神家园系统。由前者到后者,越来越抽象和概念化与普遍化,重合的部分越来越少,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全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反之则越来越具体和生动以及个别化,差异性越来越大,以至于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当然,这里只是从学理上进行的划分,在现实存在中它们之间的界限不可能是这样截然有别的。事实上,个体精神家园与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家园之间总是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的状态。一方面,普遍精神家园中的果实来自于个体的创造和浇灌,另一方面个体精神家园同时又得到普遍精神家园的惠泽和滋润,或者也受到人类共同规范的约束。

三、精神家园存在的基础

那么,精神家园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与人的本质有关。人区别于其他事物之最根本的东西便是意识。人的本质规定究竟是什么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对于人来说,意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人类的一切活动均系于意识;如果没有意识,便是徒具人形,即所谓植物人,这样的人已经没有存在意义了。可见意识之重要。由于有了意识,我们才能够有计划的能力,才有希望和绝望,才有痛苦和欢乐,才能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当然,也有所谓无意识之说。但无意识绝不可能是人的本质规定。若是只有无意识,而没有意识,便一事无成。所谓无意识,还是有意识的产物,是依存于意识的。

意识的根本特征,其一是超越性,也即无限性。它总是超越现存,而趋向于遥远的未来,对于未来生出种种设想、期望,总是超越有限,趋向无限;同时,它还能够回顾过去,总结以往,以便更好地走向未来。其二,指向性。这一特征其实已经隐含在上一特征之中,上一特征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指向性的存在。指向性表现为人的目的,人的行为总要有所旨归,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的。若失去了这种指向性,失去了目的,行动就失去了意义,犹如行走而没有目标。人的精神世界依然。虽然意识总是趋向于无限,但这个无限又不能是真的无限——倘若如是,则人的心灵便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归还,如同走在迷路的荒野里。于是,人的心灵就需要某种绝对的东西作为依靠,这绝对之物是意识的最终所指,具有不可超越性。意识的一切超越活动都只能在这个范围之内进行。换言之,意识的无限活动,是受绝对的限制的,这个限制是它自己设定的。在这里体现出了意识自身内部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运动。

这一绝对之物对于整个精神世界意义重大,关乎生死,因为它是整个精神大厦的支柱。有此绝对之物,人的心灵便秩序井然,心安而理得,活着就有意义;无此绝对之物,则其精神世界秩序紊乱,价值判断失衡,失去活着的根据。后一种情况会导致两种可能的结果:或者因绝望而死,或者因失望而胡作非为。

因此,意识是精神家园建立的最终根据,是精神世界秩序的根源。

不过,这里所说的意识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而未涉及意识的内容。这种形式上的意识,是所有的人共有的,是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至于意识的内容,则是多样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个体,都不相同。这部分内容就是精神家园概念所指的对象,即一整套的价值观念构成的信仰世界,它可以被划分为人类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团体精神家园和个体精神家园等不同的存在形态。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人类精神家园尚未完全建立,只是模模糊糊地存在着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共同观念,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对整个人类都具有约束力且为整个人类所坚守的价值体系。目前精神家园主要是以民族为单位存在着,团体的和个体的精神家园从属于民族精神家园。

四、精神家园的作用

精神家园在人的精神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信仰。此处使用的“信仰”概念是广义的,它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宗教,也包含团体的信仰、个体的信仰,直到信仰的萌芽——信念。它赋予人以希望,以意义,建立起心理世界的秩序。但又与宗教信仰不同,它是一种弱信仰,它不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且不以有意识的形态而存在,反之无意识地渗透于人的观念、行为、传统、典籍、制度、风俗等一切领域之中,成为人们不自觉地遵守的规则。它是无形而遍在的。

因此,它存在的形式与宗教有着根本的不同。宗教只是精神家园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精神家园的极端存在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其他看似非宗教的领域中,也都存在着弱化的精神家园,或者可以说,其他非宗教的知识也都起着类似于宗教的作用。精神家园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比如哲学的、艺术的、科学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这些方面同时也是进入精神家园的不同途径。就是说,所有的领域、所有的学科、所有的知识,都能够为真诚相信它的人提供精神支柱,从而获得一种家园感,得到心灵的安宁。

民族的精神家园虽然寓于个体精神之中,但又具有超越个体而存在的特性,它不因个体的消亡而消亡,保持着其连续性。就此而言,它具有整体性。它为每一代人提供了一套现成的价值体系,供个体进行选择和认同。另一方面,每一代人,以至于每一个人都会对这套既定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认同和选择。个体的精神世界为这套既定的价值体系所铸造,同时个体又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进行着个体化的选择。由此,作为共同精神家园的那个价值体系,在每个个体中都已经特化了,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抽象地看,一个民族的不同个体精神价值系统是类似的,甚至是相同的,但具体来说,这种共同之物在个体那里都是特化了的。这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也只有成为个体精神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才能够真正成为个体的精神家园。

五、个体对精神家园的选择性

个体既然具有如此高度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他为什么还要选择和认同一种共同的东西呢这是由认同的双向性决定的。前已述及,共同之物必须寓于个体之物中,成为其构成部分才有生命;然而,个体同样也是不能离开整体或共体而存在的,即使存在,其性质也已改变。换句话说,这种认同是双向的,个体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如整体离开了个体时的情况一样。个体需要整体、共体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中他感觉获得了存在的意义。个体只有作为他所认可的某个整体的一个部分才是有意义的,如同整体只有作为个体的构成部分才有意义一样。个体一方面不愿意受整体的规定,具有脱离整体的倾向,他总想成为他自己;另一方面他又无法真正脱离整体,他的意义只有在整体中方可以实现。一个人所干的事业,一定是属于社会的;若是离开了社会,到深山老林里去,他的事业无法达成不说,即使达成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又有谁来欣赏、肯定呢个体与整体之间就是处于这样一种既肯定又否定的关系之中,由于这种张力而促动了人类和个体的进展。当一个个体在他认同的共体中生活的时候,他就会获得一种家园感。

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认同与否呢经济发达程度会影响到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认同程度,不过这种影响主要是外在的、物质层面的。经济因素可以影响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认可与否,影响到人们对于民族精神家园的自信与否,但对于精神家园的建立并不起直接的作用,就是说,仅靠物质的力量不能够建立起人的精神家园,因为精神家园的本意就是一种精神性的力量。对于精神家园的认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内在的精神因素,是精神的力度和深度,是社会制度的公正与否。物质力量的强大,不见得能够使人有幸福感和家园感;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的强大,仅有物质的力量,人又可能只是一个空壳,而缺少精神的皈依,从而导致虚无感,使人精神空虚。在这里精神力量是第一位的,有了内在的精神,有了合理的精神秩序,即使物质上贫乏一些,精神家园的大厦也会是牢固的。

六、精神家园建立的途径

个体精神与群体精神互相选择的双向性,也表明了建立精神家园的途径:其一,必须建立起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伦理体系、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至于宗教体制等等。在这个制度中,每个人的价值与其合理的期望都能够得到实现,亦即正义能够得到基本的实现。其二,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传统,也即创造出自己时代的精神家园。每个时代的人固然都需要传统所提供的价值体系,但同时又需要创造自己时代的新传统,以便能够解决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于是,每一代人都需要缔造出自己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他们是新价值系统的创造者。这些思想家们既汲取了以往的思想传统,又创造出了仅仅属于自己时代的新思想,从而形成新的传统,同时又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新价值系统,为之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当然,具体到每个个体,则不能够现成地拿来他人的思想,而同样需要自己的创造,即便是他人的思想,假如没有这种创造性的吸收,也不可能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机构成部分,而只能是一个外来的闯入者,这样的个体精神世界不可能是健全的。

有几种因素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一是政治。人无往而不在政治之中,政治总是试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套从物质到精神的框架,因而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认同与否。假如政治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合理,能够实现人们的期望,被认为是正义的保证,那么这种政治就与精神家园有可能合二为一,政治就成为这个家园的象征;反之,两者就会分离,政治所试图建立的那个精神家园就会被人们所否定。其二是宗教。宗教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有时政治力量也要让它三分。其所以如此,或许就是因为它是精神家园的一种独特形式。宗教力量若是成为一个民族的主导力量,它将发出惊人的能量,在一定时期内战胜物质的力量,使人们高度认同它所确立的那个精神家园,甚至不惜为之牺牲生命。最后,物质的力量若是与精神的力量结合起来,则其能量也是惊人的。无论是它与合理的社会制度还是极端的精神力量相结合,都是如此。前者会焕发出积极的正面力量,后者则会散发出相反的消极而极具破坏力的力量。

由此可见精神家园的力量之巨大,也可以看出精神家园在文化系统和个体心理世界中的巨大意义和作用。前已述及,精神家园具有为人的精神世界确立秩序的功能,它是连接个体与整体的一个纽带。在这个有秩序的世界里,个体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心理上感到安逸,具有归属感,价值上具有确定感。假如在精神上没有这种家园感,个体会感到失望,以至于对生存的意义感到迷茫。没有这种家园感,团体会解体,民族会分裂,文化会消解。反之,它会把一个民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同时也会制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并确定价值的取向。精神家园予人以希望,否则便是绝望;予人以方向感,赋予个人以行为准则,价值上善恶分明,坚信社会正义,行善会有回报,如幸福感、自豪感,为人们提供人生的信念。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精神家园对于个体和对于一个民族,以至于对于整个人类的重大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画作

苹果六屏碎了换新机要补多少钱
365足球

苹果六屏碎了换新机要补多少钱

📅 06-29 👁️ 3190
乱入的意思
365bet手机网址是多少

乱入的意思

📅 06-30 👁️ 3209
域名是怎么卖出去的?
365足球

域名是怎么卖出去的?

📅 07-01 👁️ 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