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台风

科普中国-台风

台风(英语: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1

“台风”一词,一说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另一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根据定义,中心风力一般达到十二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32.7米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或飓风)。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便给予其具体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形成了包括140个台风名字的命名表,名字循环使用。27212

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益处。台风给人类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128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有关,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公历8月,其次是7月和9月。2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均无台风生成,是中国1949年以来首次7月“空台”。3

202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26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偏多1个;其中9个台风登陆中国,较常年偏多2个46。

气象定义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台风”一词,有说来自中国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传至国外后再次传回国内译为台风;亦有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台风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动主要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等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

从等级划分来看,风力在12级以上的台风分为三个等级,而飓风等级更多,上限也更高。一级飓风相当于台风或强台风,二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三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或者超强台风,四级和五级飓风相当于超强台风。我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为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台风按等级又可分为一般台风(最大风力12-13级)、强台风(最大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最大风力≥16级)。

台风与飓风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不同地域称呼不同。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一般来说,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而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飓风”。

台风分类在中国,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的分类,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级别。其中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强台风为13-15级,而超强台风为15-17级。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划分为六个等级:

超强台风(Super 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 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 级

台风(TY):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

强热带风暴(STS):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米/秒,也即风力10-11 级

热带风暴(TS)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 米/秒,也即风力8-9 级

热带低压(TD)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米/秒,也即风力为6-7 级

台风分类

风力等级

风速数值(米/秒)

台风风级图例

热带低压

风力等级:6~7级

风速数值:10.8~17.1米/秒

热带低压(热带低气压的简称)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属于热带气旋强度最弱的级别(其最大风力为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热带低压是台风形成最重要的起源也是到最后消失的结尾。

6~7级风 树木摇摇晃晃

热带风暴

风力等级:8~9级

风速数值:17.2~24.4米/秒

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的产生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热带低压),但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热带风暴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4以上,对改善这些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9级风 树叶飞天

强热带风暴

风力等级:10~11级

风速数值:24.5~32.6米/秒

强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强热带风暴(STS,severe tropical storm)的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24.5~32.6米/秒,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11级,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为10~11级(24.5~32.6米/秒)时,热带风暴加强上去时,就称为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继续加强,就会形成台风。

10~11级风 树木被吹断

台风

风力等级:12~13级

风速数值:32.7~41.4米/秒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当台风继续加强上去时就称为强台风。

12~13级风 屋顶砖掉了、电杆倒了

强台风

风力等级:14~15级

风速数值:41.5~50.9米/秒

强台风(STY)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41.5~50.9米/秒)的热带气旋。当强台风继续加强,会成为超强台风,如果强台风的强度减弱,会成为台风,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强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强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也是世界上严重的自然灾害。

14~15级风 具有灾难性

超强台风

风力等级:≥16级

风速数值:≥51.0米/秒

超强台风(英语:Super Typhoon,中国气象局使用缩写SuperTY,香港天文台使用缩写SuperT.)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级别。当风速大于51.0米/秒时就称为超强台风、风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这种风力,陆地少见,极具破坏力。在海上,海浪为逾14米或以上的极巨浪,漫天白沫,能见度极低的情况。故超强台风的风力明显更甚,其具有严重灾害性的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16级风 具有严重灾难性

参考资料来源:6

发生情况台风发源于热带海洋面上最强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台风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消失。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以7—9月最为频繁。台风经过的地区常有狂风暴雨,沿海有高潮巨浪。

从全球各地历年热带风暴发生的情况看,在南北两个半球上,北半球发生的次数多于南半球;在东西两个半球上,东半球又多于西半球;在各大洋东西两岸上,大洋的西岸又多于大洋的东岸。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台风82个,北半球则占了3/4,而台风最多的海区为西北太平洋,占全球台风总数的1/3,平均每年有28个左右,是全球台风的多发区。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北纬5-25℃之间,其中以北纬10 -20度为最多,也就是赤道以北、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区。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全年每个月,都可能有热带气旋出现。热带气旋出现最多的月份为公历7-10月,近50年资料统计,在这几个月出现的总数占全年总数的68%,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台风是发生在7-l0月,其中尤以8月为最盛期,其次是9月,1-4月出现次数较少,2月为最少。此外在南海生成或从太平洋移进南海的热带气旋,9-10月是其旺季。

西北太平洋海区出现的台风,有1/4左右会在我国登陆,也就是每年平均有7个,最多年份可达12个,最少年份为3个;登陆时间多在7-9月,在这3个月中登陆的台风占3/4,最早登陆可出现在5月初,最晚为12月初;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整个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其中登陆次数最多的是广东沿海,约占1/3,依次是台、海南、福建、浙。

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2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台风太大太多不行,没有也不行。

台风名由名称由来《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7“台风”一词,有说源中国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传至国外后再次传回国内译为台风。以前,中国东南沿海经常有风暴,当地渔民统称其为“大风”,后来变成台风。亦有说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

typhoon在英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像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 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7

台风命名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而已。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在西北太平洋(日界线以西)包括南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在发生台风的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于沿岸国家众多,在出现国际统一命名规则前,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台风命名方式,导致有些混乱。比如日本对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台风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中国气象局则按照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比如9710号台风,即1997年的第十号台风;而美国则用传统的人名命名。对此,世界气象组织下属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会议,决定自2000年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法。台风名字由中国、日本、美国、泰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地区)提出10个,最终形成了包括140个台风名字的命名表。此后,台风的名字就根据这个表按照规定的顺序循环使用。当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被确定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后,即根据命名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其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8910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特点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10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中国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地球物理气象局(旧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已除名)、“玉兔(已除名)”、“银杏”、“风神”、“杜鹃”、“海马”(已除名)、“悟空”、“海燕”(已除名)、“海神”、“电母”、“海棠”、“白鹿”、“木兰”、“海葵”(已除名)。10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9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此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10

台风命名表:24

ESCAP/WMO台风委员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 序号(总序号)

英文名

中文译名

名称来源

名称意义

名称更替情况

1-1(1)

Damrey

达维

柬埔寨

大象

1-2(2)

---

---

中国大陆

“海葵”于2024年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被除名,新名称待定。

龙王→海葵→(待定)

1-3(3)

Kirogi

鸿雁

朝鲜

一种候鸟

1-4(4)

Yun-yeung

鸳鸯

中国香港

一种水鸟

启德→鸳鸯

1-5(5)

Koinu

小犬

日本

小犬星座

天秤→小犬

1-6(6)

Bolaven

布拉万

老挝

高原名

1-7(7)

Sanba

三巴

中国澳门

澳门旅游名胜

珍珠→三巴

1-8(8)

Jelawat

杰拉华

马来西亚

一种淡水鱼

1-9(9)

Ewiniar

艾云尼

密克罗尼西亚

传统的风暴神(Chuuk语)

1-10(10)

Maliksi

马力斯

菲律宾

快速

碧利斯→马力斯

1-11(11)

Gaemi

格美

韩国

蚂蚁

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分享到:

评论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4-12

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科普中国APP

开启您的智慧生活

关闭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合作媒体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央广网

环球网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普网

中国网科学中国

中国气象科普网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测试科技资讯平台

广东科技报

中国科普资源名录网

环球科学

蝌蚪五线谱

凤凰网科技

知识分子

微科普

博科园

AIUST

晓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

美通社

合作机构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CNTV-未来电视

京港地铁

华数TV

百事通

芒果TV

爱奇艺

搜狐视频

B站

PP视频

酷6网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地址/ADDRESS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社综合业务楼A座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

科普中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

相关画作

光之城主卡片,地下城与勇士,吉林区,吉林1/2区卡片担保交易悠悠游戏服务网,uu898.com
变形计 第十三季
365足球

变形计 第十三季

📅 07-09 👁️ 2180
域名过期会怎么样?域名可以永久持有吗?